夏日一出門就像進烤爐,熱到頭暈、全身無力、甚至狂流汗...
這到底是熱衰竭還是已經熱中暑了?
別以為只是天氣熱沒什麼,熱傷害其實分類型,輕忽了可能造成致命危險!
甚至有些看似習慣的日常行為,其實正是「降溫NG行為」 !
而夏日如何補水、吃什麼、喝哪種飲料才真正對症?
帶你一起分辨熱傷害層級、認識症狀與預防對策,平安度過炎炎夏日!
一、熱傷害有分類型:熱中暑其實比熱衰竭更嚴重!
天氣一熱,很多人一覺得頭暈、全身無力就覺得是「中暑」了!
但你知道嗎?
其實熱傷害不只一種,熱痙攣、熱暈眩、熱衰竭、熱中暑…都是因為高溫下身體無法散熱造成的不同狀況。
大家可能覺得「熱衰竭」聽起來最嚴重,但其實「熱中暑」才是最危險!
熱中暑一旦沒有及時處理,可能導致器官衰竭、甚至休克,死亡率超過30%,絕對不能輕忽。
而不同類型的熱傷害,成因與症狀也不太一樣,唯有正確分辨,才能及時警覺與處理!
二、面對熱傷害的降溫NG行為:你中招了嗎?
NG行為2. 使用酒精、冰水擦拭身體
這些動作看似可以快速降溫,但其實冰水會讓毛細孔瞬間收縮,反而阻礙排汗、影響散熱;而酒精雖然揮發會帶走體表熱量,有暫時的降溫效果,但一樣會刺激毛孔收縮,讓身體的正常散熱途徑受阻。
✅ 正確做法:用冷水(非冰水)或濕毛巾幫助降溫,或以搧風、灑水方式等等。
NG行為3. 喝冰飲或含高糖的飲料
天氣一熱就想來杯冰的或甜的?小心越喝越脫水!高含糖飲料屬於高張溶液,喝下去反而會讓水分更難被吸收,加重脫水情形,對中暑患者更危險。而冰飲雖然暫時降溫,但太冰的水容易刺激腸胃、引發不適或胃痙攣。
✅ 正確做法:選擇常溫的白開水、電解水或糖分較低的運動飲料,才能幫助身體補水又不傷腸胃!
NG行為4. 飲用含酒精/咖啡因飲品
很多人以為喝杯冰咖啡或來罐啤酒能降溫,但其實咖啡因會促進排尿,而中暑時身體本來就已經缺水,這時再喝咖啡反而容易加劇脫水情形。至於酒精飲品也是NG選項,不只沒辦法幫助散熱,還會抑制中樞神經的體溫調節功能,讓身體更難降溫,反而增加中暑風險!
✅ 正確做法:補充白開水、電解水或糖分較低的運動飲料最理想,幫助身體補水又補鹽分,才是真正對抗熱傷害的關鍵!
NG行為5. 自行服用退燒藥
有發燒現象常會聯想到吃退燒藥,但熱傷害的高體溫跟一般感冒的發燒是完全不同的機制。退燒藥是用來阻斷疼痛傳導或抑制發炎反應,但中暑造成的高溫是因為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出問題,因此吃退燒藥沒幫助,還可能延誤真正的急救處理。
✅ 正確做法:使用物理性降溫(例如:陰涼、脫衣、濕冷毛巾…),並隨時觀察症狀是否好轉。
三、發現中暑怎麼辦?立刻這樣做才對!
熱傷害最重要的處理原則就是「盡快降溫」!
若身體長時間處於高溫,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致命。
發現疑似中暑時,請把握黃金時間,記住這關鍵5字口訣「涼、脫、散、補、送」!
四、預防中暑飲食,這些選擇補水又解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