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再誤會熱衰竭!熱中暑才致命,NG行為中招了嗎?

搞懂熱衰竭與熱中暑差別、避開常見NG行為,補水、吃對夏季消暑食物,幫你安全度過高溫危機!
2025-08-21
by 富康活力藥局 Han營養師

夏日一出門就像進烤爐,熱到頭暈、全身無力、甚至狂流汗...
這到底是熱衰竭還是已經熱中暑了?
別以為只是天氣熱沒什麼,熱傷害其實分類型,輕忽了可能造成致命危險!
甚至有些看似習慣的日常行為,其實正是「降溫NG行為」 !
而夏日如何補水、吃什麼、喝哪種飲料才真正對症?
帶你一起分辨熱傷害層級、認識症狀與預防對策,平安度過炎炎夏日!

 

目錄

夏日防中暑全攻略

  • 1.熱傷害有分類型:熱中暑其實比熱衰竭更嚴重!
  • 2.面對熱傷害的降溫NG行為:你中招了嗎?
  • 3.發現中暑怎麼辦?立刻這樣做才對!
  • 4.預防中暑飲食,這些選擇補水又解熱!



一、熱傷害有分類型:熱中暑其實比熱衰竭更嚴重!

天氣一熱,很多人一覺得頭暈、全身無力就覺得是「中暑」了!
但你知道嗎?
其實熱傷害不只一種,熱痙攣、熱暈眩、熱衰竭、熱中暑…都是因為高溫下身體無法散熱造成的不同狀況。
大家可能覺得「熱衰竭」聽起來最嚴重,但其實「熱中暑」才是最危險!
熱中暑一旦沒有及時處理,可能導致器官衰竭、甚至休克,死亡率超過30%,絕對不能輕忽。
而不同類型的熱傷害,成因與症狀也不太一樣,唯有正確分辨,才能及時警覺與處理!

熱傷害類型

本圖片由富康活力藥局製作,由富康藥局所有

1. 熱痙攣
(1) 成因:高濕熱環境下大量出汗後只補充水分,未補足電解質(例如:鈉、鉀),造成體內電解質濃度失衡。
(2) 症狀:骨骼肌出現不自主抽動或痙攣,易發生於大腿、小腿、手臂甚至腹壁肌肉。


2. 熱暈眩
(1) 成因:在高溫環境中若長時間站立造成血液回流不順,集中到皮膚和四肢,而造成腦部供血暫時不足
(2) 症狀:頭暈、暈厥的現象,體溫大多正常。


3. 熱衰竭
(1) 成因:在炎熱環境中流汗過多,但水分與電解質補充不足,造成身體無法有效調節體溫,出現血液循環問題。
(2) 症狀:大量出汗、全身疲倦、無力、頭暈、頭痛、呼吸急促、說話喘臉色蒼白、血壓偏低、體溫略微上升(通常小於40℃)


4. 熱中暑
(1) 成因:熱傷害中最嚴重的一種,通常是熱衰竭未及時處理所引起。可分為傳統型與勞動型中暑,傳統型中暑常見於老人、小孩與慢性病患者;勞動型中暑則常發生在高溫下工作或運動者。
(2) 症狀:皮膚乾燙潮紅(不一定無汗)、體溫超過40 ℃ ,並可能出現意識模糊或混亂。若未及時處理,恐導致中樞神經受損,進一步引發休克、心臟衰竭、心跳停止、多重器官衰竭、橫紋肌溶解…等致命的併發症,死亡率更高達30-80℅,不得不立即送醫處理!



二、面對熱傷害的降溫NG行為:你中招了嗎?

降溫NG行為

本圖片由富康活力藥局製作,由富康藥局所有

NG行為1. 僅補充水分,缺乏電解質

很多人以為中暑或運動後只要「狂喝水」就夠了,但其實大量流汗時,身體除了水分,還會流失鈉、鉀等電解質,此時若只補白開水,可能會讓電解質濃度更稀釋,出現抽筋、頭暈、疲勞等症狀

正確做法:大量流汗或從事高強度、超過一小時的運動,應適時補充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或電解水,並分次、慢慢飲用,才能幫助身體真正恢復、預防熱傷害。

 

NG行為2. 使用酒精、冰水擦拭身體

這些動作看似可以快速降溫,但其實冰水會讓毛細孔瞬間收縮,反而阻礙排汗、影響散熱;而酒精雖然揮發會帶走體表熱量,有暫時的降溫效果,但一樣會刺激毛孔收縮,讓身體的正常散熱途徑受阻。

正確做法:冷水(非冰水)或濕毛巾幫助降溫,或以搧風、灑水方式等等。



NG行為3. 喝冰飲或含高糖的飲料

天氣一熱就想來杯冰的或甜的?小心越喝越脫水!高含糖飲料屬於高張溶液,喝下去反而會讓水分更難被吸收,加重脫水情形,對中暑患者更危險。而冰飲雖然暫時降溫,但太冰的水容易刺激腸胃、引發不適或胃痙攣。

正確做法:選擇常溫的白開水、電解水或糖分較低的運動飲料,才能幫助身體補水又不傷腸胃!


NG行為4. 飲用含酒精/咖啡因飲品

很多人以為喝杯冰咖啡或來罐啤酒能降溫,但其實咖啡因會促進排尿,而中暑時身體本來就已經缺水,這時再喝咖啡反而容易加劇脫水情形。至於酒精飲品也是NG選項,不只沒辦法幫助散熱,還會抑制中樞神經的體溫調節功能,讓身體更難降溫,反而增加中暑風險!

正確做法:補充白開水、電解水或糖分較低的運動飲料最理想,幫助身體補水又補鹽分,才是真正對抗熱傷害的關鍵!



NG行為5. 自行服用退燒藥

有發燒現象常會聯想到吃退燒藥,但熱傷害的高體溫跟一般感冒的發燒是完全不同的機制。退燒藥是用來阻斷疼痛傳導或抑制發炎反應,但中暑造成的高溫是因為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出問題,因此吃退燒藥沒幫助,還可能延誤真正的急救處理。

正確做法:使用物理性降溫(例如:陰涼、脫衣、濕冷毛巾…),並隨時觀察症狀是否好轉

 


三、發現中暑怎麼辦?立刻這樣做才對!

熱傷害最重要的處理原則就是「盡快降溫」!
若身體長時間處於高溫,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致命。
發現疑似中暑時,請把握黃金時間,記住這關鍵5字口訣「涼、脫、散、補、送」!
發現中暑5步驟

本圖片由富康活力藥局製作,由富康藥局所有

1. 「蔭涼」:
將患者移到通風遮蔽處,可以選擇樹下、附近店家、騎樓下等有遮蔽物的安全且蔭涼地方。

2. 「脫衣」:
鬆脫衣物、平躺休息,若有抽筋可協助伸展痙攣部位。

3. 「散熱」:
可用濕冷毛巾擦拭患者身體,或以搧風、灑水方式幫助降溫。

4. 「補水」:
患者意識清醒時,給予運動飲料或含鹽冷開水,補充水分與電解質。

5. 「送醫」:
若患者症狀未見好轉或出現意識模糊等嚴重症狀,應立即打119送醫。




四、預防中暑飲食,這些選擇補水又解熱!

防中暑飲食

本圖片由富康活力藥局製作,由富康藥局所有

1. 瓜類蔬菜/水果
夏天常見的瓜類蔬菜與水果,不但水分含量高,還富含鉀離子,能幫助身體排鈉、促進排汗,進而達到降溫散熱的效果。想吃得涼爽又顧健康?以下這五種蔬果,就是夏日防中暑的好幫手!

冬瓜:含水量96.9 %、鉀165毫克/100克
小黃瓜:含水量95.5 %、鉀219毫克/100克
苦瓜:含水量94.4 %、鉀207毫克/100克
香瓜:含水量91.4 %、鉀225毫克/100克
西瓜:含水量90.8%、鉀121毫克/100克

【營養師小提醒】 若您是慢性腎臟病族群,在補水與攝取富含鉀的蔬果前,記得先與醫師討論現在的病況是否需要限水、限鉀呦!另外,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瓜類水果時也要特別留意攝取量,建議控制在每日1~2飯碗的份量為宜,避免過量攝取造成血糖波動喔!

2. 綠豆:
綠豆性甘寒,有助清熱解毒、消暑止渴與利尿,是夏天常見的退火食材。綠豆湯雖適合在炎熱天氣飲用,但建議減糖飲用,避免因糖分攝取過多反而讓身體更燥熱、失去消暑效果!

3. 薏仁:
薏仁具有清熱、消暑與排濕的功效,能緩解因天氣悶熱導致的水腫與腸胃不適,也常被認為有美白、促進代謝的作用。日常可以喝薏仁水或將薏仁加入白飯一起煮,也能與綠豆搭配,增加膳食纖維與礦物質攝取,更能幫助降火氣、排濕氣。

4. 番茄:
番茄含水量高達94.5%,熱量低、富含鉀離子(每100克約217毫克),能幫助身體排濕散熱;同時也含有豐富的茄紅素,是強效的抗氧化成分,有助對抗自由基、維持健康,是夏天既能解渴又不怕胖的優質蔬果選擇。


【補充】電解水 v.s. 運動飲料
進行高強度、長時間(超過1小時)的體能活動或大量流汗時,除了補水也建議搭配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,並於運動中與運動後每隔約20分鐘,分次少量補充100-150ml,有助預防中暑、維持體力與電解質平衡。

而兩者有什麼不同?電解水的滲透壓與人體接近(270~330 mOSm/kg),吸收效果佳,有些產品會額外添加鋅與麩醯胺酸,不僅有助於提升免疫力,也能補充腸道能量。 相較之下,有些運動飲料的滲透壓與糖分較高,較建議高強度運動者飲用。一般若要補充,建議選擇糖分較低的款式,才能有效補水,又不讓身體增加額外負擔。



近年來夏季氣溫節節攀升,無論是日常外出還是戶外運動,都要記得隨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,別等口渴才開始喝水。身體出現的每個小警訊,可能都是提醒你熱傷害正在悄悄接近。別逞強、別忽略~做好每個避暑小細節,就是守住夏日健康的關鍵!
 
富康活力藥局關心您~
炎炎夏日紫外線的危害也不可忽視,外出別忘了正確擦上防曬,才能安心防護、不曬傷也不曬黑,讓你清涼又健康地享受盛夏每一刻!

延伸閱讀:
盛夏來襲怎麼防?你真的選對防曬了嗎?

夏日享「瘦」6大黃金秘訣!馬上擁有纖瘦身形
拒當夏日黑美人!美白技巧5秘訣大公開!

參考資料

看商品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