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3C產品的普及,眼睛幾乎沒有休息的時刻!從早晨通勤滑手機、辦公室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,到下班後追劇、玩手機,螢幕幾乎成了生活的一部分。尤其疫情後,遠端工作、線上教學與數位課程更普及,讓「螢幕疲勞」成為現代人的日常。長時間高頻率的用眼,讓「眼睛乾、眼睛疲勞」的困擾大幅增加,不少人甚至被診斷為「電腦視覺症候群(CVS) 」,常見症狀包含乾澀、視線模糊、眼睛痠脹,甚至肩頸痠痛、頭痛等。
面對這些惱人的眼睛問題,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補充葉黃素,但真的只靠葉黃素就夠了嗎?要想聰明護眼,從生活習慣到多元營養補充,缺一不可!
淚液不是只有水?原來還有分層!
當我們眨眼時,淚膜會均勻分布在眼球表面,讓角膜保持平滑、透明,視力才能清晰。事實上,眼淚並不只是「水」,而是由三層結構組成:
眼睛乾澀的常見原因
眼睛乾就是「乾眼症」嗎?
其實不是!單純覺得眼睛乾,並不一定代表就是乾眼症,真正的乾眼症需要由眼科醫師進行檢查與診斷。常見方法包括「薛默氏試驗(Schirmer’s Test)」,醫師會將一小條特製試紙放在眼睛下方的結膜處,觀察並測量淚水分泌量,以判斷是否正常。除此之外,也可能合併其他檢查,例如:淚膜破裂時間(BUT) 或染色檢查,來更全面地評估眼睛狀況。
什麼是眼睛疲勞?
眼睛疲勞是指長時間用力對焦後,負責眼球運動的六條肌肉與調節水晶體的睫狀肌過度緊繃,因而產生不適。睫狀肌就像水晶體的「調焦器」,會隨著遠近自動收縮或放鬆,讓影像清楚落在視網膜上。然而,當這些肌肉過度用力時,就會引發眼睛酸澀、脹痛、視線模糊,甚至頭痛等症狀;若長期缺乏休息,更可能使眼睛的調節能力逐漸下降。
眼睛疲勞的常見原因
葉黃素(Lutein)+玉米黃素(Zeaxanthin)
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眼睛黃斑部中最重要的兩大營養素,屬於類胡蘿蔔素的一種。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必須透過飲食補充,例如:深綠色蔬菜、玉米、南瓜、西蘭花與胡蘿蔔…等食物。兩者在眼睛中各有分工:玉米黃素主要分布於黃斑中央,葉黃素則集中在周邊區域,能有效吸收並過濾藍光,減少對視網膜的傷害。同時,它們具備強大的抗氧化力,可減少光化學損傷,維護視覺細胞健康(1)(2)。此外,也有研究表示這兩種營養素也可能有助於提升淚液的穩定性與品質,進一步降低眼表發炎(1)。
想舒緩「眼睛乾澀不適」,以下複方成分推薦:
想舒緩「眼睛疲勞」,以下複方成分推薦:
1. 山桑子
1. 正常生活作息,搭配均衡飲食
想要眼睛健康,先從生活習慣做起!保持充足睡眠、不熬夜,讓眼睛有足夠時間休息。同時均衡飲食,少吃刺激性食物,多選擇富含維生素A以及抗氧化能力佳的維生素C、E食物,例如:肝臟、蛋黃、牛奶,以及深綠色或黃色蔬果(青江菜、胡蘿蔔、菠菜、芭樂、木瓜、柑橘類…等),都能幫助眼睛維持滋潤與明亮。2. 保持正確用眼姿勢,並定時休息
長時間盯著螢幕,眼睛容易又乾又累?其實只要記得「20-20-20 原則」就能簡單護眼:看螢幕20分鐘後,抬頭休息20秒,望向20呎(約6公尺)遠的地方,讓眼睛的睫狀肌放鬆一下。如果真的需要連續工作兩小時以上,也別忘了起身休息15分鐘。 另外,使用電腦時應保持螢幕高度比視線略低15-20度,保持微微往下看的角度,可以減少淚水蒸發;眼睛和螢幕之間也要保持大約一個手臂長度的距離,避免過度聚焦造成眼睛疲勞甚至頭痛。3. 舒緩放鬆,維持雙眼環境舒適
每天適度熱敷眼睛5-10分鐘,可以使用溫熱毛巾或熱敷眼罩,幫助放鬆眼周並促進淚液分泌。另外,避免長時間待在風大、乾燥的環境中,外出時可戴寬邊眼鏡或全罩式安全帽減少刺激;若需久待在冷氣房,建議開加濕器或增加室內濕度,讓眼睛保持滋潤,減少乾澀不適。4. 正確配戴隱形眼鏡
配戴隱形眼鏡前,建議先由眼科醫師檢查淚水分泌是否正常,再挑選合適的鏡片。依照食藥署建議,一天配戴時間最好不要超過8小時,因為鏡片會覆蓋角膜,減少氧氣進入,時間過長容易造成眼睛傷害。若長期每天超過10小時以上,雖然未必會立刻引發急性角膜炎,但可能讓角膜長期缺氧、缺水,甚至出現角膜新生血管等健康風險。5. 眼睛有異狀,盡速就醫最安心
如果眼睛感到不舒服,建議盡快請專業眼科醫師檢查,而不是自己隨意買眼藥水,因為有些成分長期使用可能會傷害眼睛。經常覺得眼睛乾澀的人,也應由醫師判斷是「缺水」還是「缺油」,再挑選合適的人工淚液會更恰當。一般建議選擇單支裝、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,對眼睛負擔較小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人工淚液只能暫時緩解乾澀,真正要改善問題,還是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與日常保養!10.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:預防黃斑部病變 護眼大將:葉黃素
11. 臺中榮民總醫院:什麼是乾眼症?
12. 高雄榮民總醫院:乾眼症
14. 彰化基督教醫院:乾眼症